一、太平窑
中秋节前,小孩子们便开始相邀上柴船讨柴,到河边拾渣饼,叠成一座座渣饼窑,叫“太平窑”,中秋晚上升火并燃爆竹。观看的众人一片欢呼,达到高潮时,沿江河岸太平窑一座接一座,火光烛天,人流不息,十分热闹。

二、知四肉
传说中清朝有一位坯房工人名叫蒋知四,他率领工人打派头(罢工)要求改善生活待遇,斗争胜利后他却被狠毒的老板暗中杀害。那以后每当工人吃肉时,先在晒架上点烛供肉以资祭奠,故称之为“知四肉”。

三、开红禁
装小器的工人规定二十年一届开禁收徒,非五府所属各县的人不得参加,开禁时组织一支吹打乐队,挑一组涂上红色的装坯竹篮叫“挑红篮子”,故又称“开红禁”。
四、剁草鞋
瓷业工人如果违犯了帮规,领头的师傅便通知有关工人在饭馆聚会,当众介绍该工人犯规情况,宣布“剁草鞋”(意即驱逐,不许在景德镇做工)。聚会上馆的费用由犯规工人支付。
五、拖缸
传说元代每十户派一头人统治,老百姓受尽欺压、侮辱,于是相约中秋这天起事。中秋晚上老百姓一齐行动,将头人拖下河边杀死,从此民间形成一种游戏叫“拖尸下河”,又叫“拖缸”。
六、八股索
腊月歇工后工人没事做了,为了维持生活,挑担串街走巷叫卖蔬菜,土产雑品及泥鳝,小鱼,田螺,因为挑的担子前后各有四股索子。故称“八股索”。
七、扯尾巴
圆器业规定腊月初八工人不再做坯,叫“歇手”,如生意好或窑里有坯要加班,须征得工人同意,可延长几天,但最多不超过五天,叫“扯尾巴”,每天每个工人另补贴四两猪肉钱和“耳朵”(佐料)。
八、定事茶
七月变工节有各工种工人辞退,由做头师傅请工人上茶馆吃茶叫“定事茶”,六脚工人(六个工种)中有一脚工人被辞退另请别人叫“换板板”,由老板请各脚师傅吃“蒸肉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