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脘位于上腹部,腹部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的地方,深部对应胃部。中脘痛可能是由积滞、泄泻等因素所引起,建议患者及时前往医院中医科就诊,以进行辨证论治。
1、局部刺激:上腹部不小心受到撞击,会出现按压疼痛症状,还会伴有皮肤发青紫等情况。一般不需进行特殊处理,可用热水袋热敷、艾灸或按摩疼痛部位,以促进病情好转;
2、积滞:胃部受凉或饮食不当可以引发胃部积滞,食物堆积在胃部无法及时消化,可能会出现疼痛的症状,外在表现为中脘胀痛。疼痛通常较轻微,还会伴随腹胀、恶心、呕吐等不适。建议患者平时注意保暖和清淡饮食,可艾灸中脘部位,祛湿散寒并促进食物运化,从而缓解疼痛症状;
3、泄泻:由于外在病邪侵犯导致的泄泻可以出现中脘阵发性胀痛,疼痛较为严重者,会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消炎止痛的中成药进行治疗,如复方黄连素片、清热消炎宁胶囊等。
此外,由病邪侵犯、脾胃虚弱、淤血不畅等因素所导致的胃脘痛,可表现为餐后疼痛,还会伴有腹胀、烧心、反酸等不适。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白芨、滑石等中药保护胃部,并应用乌贼骨、浙贝母等中药进行止酸护胃,丹参、三七等中药改善胃部运化,从而缓解临床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