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轉到: 導航,
搜索
A+醫學百科 >> 鼻部疾病
鼻部疾病(diseases of nose),包括外鼻、鼻前庭、鼻腔和鼻竇的疾病。可分為感染、出血、變態反應、腫瘤、外傷、異物、先天性畸形和結構異常等。
鼻經常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容易發生各種疾病。微生物的感染可致鼻癤、鼻前庭炎、鼻腔和鼻竇的炎症;鼻腔是變應原進入機體的門戶,又是發生變態反應疾病的部位,所以花粉症和變應性鼻炎是常見病;某些口腔疾病如牙根感染可引起牙源性上頜竇炎。外鼻位於面部正中,易受外傷,外鼻又是維持容貌端正的重要標誌,因此,對先天和後天性鼻畸形的手術要求較高。鼻腔和鼻竇是惡性腫瘤的好發部位,以上頜竇癌最多見,其次是鼻腔癌和篩竇癌。
鼻在解剖上與顱腔、眼眶和口腔毗鄰,鼻前庭、鼻腔和鼻竇的疾病可導致嚴重併發症,如腦膜炎、眼眶蜂窩織炎等;通過血行可致海綿竇感染,嚴重者可失明,甚至危及生命。
目錄
1 臨床表現
2 診斷
3 治療
4 鼻部疾病與全身病的關係
5 常見的鼻部疾病
6 鼻部衛生
7 參看
臨床表現
主要表現為粘膜刺激症状和呼吸及嗅覺功能障礙。
① 鼻堵塞。鼻堵塞的程度不同,有完全性堵塞、間歇性堵塞和兩側鼻腔交互性堵塞等。由於鼻腔堵塞時必須張口呼吸,此時鼻腔的加溫、加濕等作用消失,易發生咽炎、喉炎和下呼吸道的感染等。兒童由於鼻堵塞長期張口呼吸,可致下頜畸形(後退)。
② 鼻分泌物增多。正常情況下鼻粘膜腺體每日分泌500~1000ml液體,但或揮發、或咽下,而不自覺有鼻溢液。分泌物的性質可分為漿液性(清水樣)、粘液性或粘液膿性,較少見的情況下為血性分泌物。當鼻腔有炎症、異物、腫瘤時鼻分泌物增多,但性質各不相同。
③ 噴嚏。為保護性反射。可將進入鼻腔的異物、微生物或變應原物質驅出鼻腔之外。為變應性鼻炎和急性鼻炎的常見症状。但噴嚏可傳播感染。
④ 嗅覺減退或消失。當鼻腔有堵塞性疾病時,空氣中有氣味的分子不能與嗅神經末梢分布的、靠近鼻頂的嗅區粘膜接觸,而產生嗅覺減退或消失。嗅神經炎和嗅神經末梢及嗅區粘膜萎縮也是嗅覺減退或消失的原因。
⑤ 發聲異常。為鼻腔共鳴作用受到影響所致,鼻堵塞時出現閉塞性鼻音;軟齶麻痹時出現開放性鼻音。
⑥ 局部畸形。鼻竇和鼻腔腫瘤可致外鼻和相應鼻竇區域畸形,鼻腔腫瘤可致鼻背膨隆;上頜竇腫瘤可致面頰部膨隆、硬齶下陷;篩竇腫瘤可致內眥部膨隆、眼球向外方移位;額竇腫瘤可致前額部和眶內上角膨隆、眼球向外下方移位。
診斷
除詢問病史和體格檢查外,主要包括以下九項。①鼻鏡檢查。鼻鏡是一種特製的金屬器械,可開大前鼻孔,以檢查鼻腔情況。②後鼻鏡檢查。利用小反光鏡觀察鼻腔後部和鼻咽部,部分患者因咽反射敏感檢查不能成功,應考慮於咽部噴少量表面麻醉劑。③鼻內窺鏡和鼻竇內窺鏡檢查。可用光導纖維內窺鏡檢查鼻腔、鼻咽部和鼻竇內部,內窺鏡附有放大和照像裝置,對疾病的診斷和隨訪有實用價值。④鼻腔阻力檢查。利用鼻壓計測定鼻腔阻力,以客觀判定呼吸時鼻腔壓力和流量的變化,有前鼻和後鼻測壓法兩種。⑤X射線拍片。鼻腔和鼻竇內含有空氣,周圍是骨壁,X射線對比明顯。X射線拍片可觀察鼻腔、鼻竇及其周圍的眼眶和顱底等處的病變。斷層拍片和鼻竇碘油(或碘水)造影可看到較微細的病變。⑥細胞學和組織病理學檢查。是診斷鼻腔、鼻竇腫瘤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有時特異性炎症的診斷也需要作這種檢查。⑦嗅覺功能檢查。可用嗅覺計測量,用以檢測對不同氣味的辨別能力。⑧纖毛功能檢查。觀察顆粒物質(如炭粒和糖精)和放射性物質在鼻腔粘液毯上運行一定距離所需的時間,以判定鼻腔粘液纖毛運轉系統的功能。⑨CT檢查。對診斷腫瘤可提供較有價值的資料,但對炎症性疾病無特殊應用價值。
此外,鼻分泌物細菌學檢查、全身和局部免疫狀態的檢查等也是鼻部疾病常用的檢查方法。
治療
感染性疾病如急性鼻竇炎、鼻癤等應用抗生素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鼻出血患者可應用凡士林紗條、明膠海綿等填塞鼻腔以止血,並針對引起鼻出血的原因進行相應的治療,以防再出血;花粉症和常年變應性鼻炎患者應盡量減少致敏物(花粉、屋內塵土等)的吸入,脫敏療法(免疫療法)可改變機體的免疫狀態,從而達到不發病或症状明顯減輕的目的;鼻息肉患者需作鼻息肉切除術,慢性肥厚性鼻炎、結構性鼻炎等常需手術治療。先天性鼻畸形、外傷性鼻缺損等進行整形手術,不僅可改善容貌,也可不同程度地恢復鼻功能。
鼻腔和鼻竇的惡性腫瘤應行廣泛切除術。手術前應根據情況配合放射治療和化學藥物(如環磷醯胺、長春新鹼等)治療。
鼻部疾病與全身病的關係
鼻部疾病與全身病關係密切,全身病可作為鼻部疾病的原因,鼻部疾病可作為全身病的局部表現,某些鼻部疾病又可引起全身性疾病,故在診治鼻部疾病時應有整體概念。
一些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壓、動脈硬化、血液病等是鼻出血的常見原因,由於全身性疾病所致的鼻出血,其治療常較鼻部因素所致者為困難。某些內分泌疾病可影響鼻腔粘膜,如甲狀腺功能減退致全身性粘液水腫,鼻腔粘膜也有粘液水腫的改變,臨床上表現為鼻堵塞。
慢性疾病,如貧血、結核和肝、腎、心臟等疾病可致鼻腔粘膜貧血或瘀血,臨床上表現為慢性鼻炎。鼻結核、鼻梅毒是全身性結核、梅毒的局部表現。嚴重的鼻外傷常合併顱腦或全身性外傷。擠壓鼻癤可能並發海綿竇(顱內靜脈竇)感染,鼻竇炎治療不當可能並發腦膜炎,一旦發生顱內併發症可造成嚴重後果,甚至死亡。
變應性鼻炎可能與其他Ⅰ型變態反應性疾病(支氣管哮喘、蕁麻疹、濕疹等)同時或先後發生。噴嚏可能是過敏休克的先驅症状。
通過鼻腔或鼻竇經路行蝶鞍手術,可避免開顱,減少了手術中出血量,併發症也較少,對患者來說是較安全的。
常見的鼻部疾病
鼻炎、鼻竇炎、鼻出血為臨床常見鼻病。其他常見病如下:
① 鼻癤和鼻前庭炎。鼻癤是鼻前庭皮膚的癤腫,主要致病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初起時呈局限性紅腫,嚴重者紅腫可波及上唇和頰部。治療以熱敷和應用抗生素為主,切勿擠壓癤腫,以防發生顱內感染──海綿竇血栓性靜脈炎,治療不當可致失明及死亡。鼻前庭炎主要由於鼻炎和鼻竇炎的分泌物對鼻前庭皮膚刺激引起,小兒多見。鼻前庭及前鼻孔周圍皮膚可見紅腫、結痂等,治療以局部塗擦無刺激性的消炎油膏為主,並治療鼻炎和鼻竇炎。
② 鼻外傷。多見於鬥毆、手術、交通事故等,主要有外鼻切割傷、鈍挫傷和鼻骨骨折等。嚴重的鼻外傷常合併有鼻竇外傷、顏面和顱腦損傷以及全身其他部位的損傷。新鮮的鼻骨骨折治療簡單,很容易複位,陳舊性骨折需要手術矯正鼻畸形。鼻外傷創面內常有異物存留,處理時應注意。
③ 鼻息肉。為鼻腔粘膜長期水腫的結果,水腫到一定程度,鼻粘膜下垂形成鼻息肉。粘膜水腫為變態反應或感染所致。鼻息肉為常見病,有單發和多發兩種,其外形似剝皮的白葡萄。小的鼻息肉無明顯症状,較大的或多發性鼻息肉可堵塞鼻腔,主要症状是鼻堵塞。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多發性者手術後常有複發趨勢,複發者可再行手術治療。鼻息肉應注意與鼻腔惡性腫瘤相鑒別,特別是中、老年患者。切除的鼻息肉應作病理檢查,以防漏診。
④ 鼻腔異物。多見於小兒,異物種類多為紙團、豆類、果核等,長期存留的異物由於繼發感染可出現單側大量、惡臭的膿性分泌物。異物又可作為核心,長期存留者由於鈣質沉著而形成鼻石,較小的鼻石可自前鼻孔取出,大的鼻石要手術取出。
⑤ 鼻腫瘤。鼻腔和鼻竇是腫瘤的好發部位。良性腫瘤中常見的有乳頭狀瘤、骨瘤、纖維瘤、血管瘤等,診斷依靠病理檢查和X射線拍片,治療方法是手術切除。
鼻腔惡性腫瘤有原發於鼻腔和原發於鼻竇而侵入鼻腔的兩種,於一側鼻腔可見腫塊,表面呈菜花樣、乳頭樣或息肉樣,也可出現糜爛或潰瘍,因此分泌物呈血性。鼻竇惡性腫瘤以上頜竇最多見,蝶竇最少見。早期腫瘤位於竇腔內,臨床上無任何錶現,晚期破壞骨質出現面頰部畸形和眼球突出等。以上頜竇惡性腫瘤為例,其典型臨床表現是:當上頜竇內側壁破壞時,腫瘤侵入鼻腔,鼻鏡檢查可見腫物;前壁破壞時出現面頰部膨隆;上壁破壞時有眼球突出;後壁破壞時影響到張口的肌肉,表現為張口困難;下壁破壞時表現為硬齶膨隆,若侵及齒槽,可發生上頜牙鬆動。鼻腔和鼻竇惡性腫瘤的診斷必須依靠病理檢查,以癌(特別是鱗癌)多見,肉瘤較少見,治療以手術廣泛切除為主,根據人體情況配合放射治療和化學藥物治療。
鼻部衛生
鼻能加工吸入的空氣,對下呼吸道有保護作用,所以應該養成用鼻呼吸的習慣。
鼻又是感染的門戶之一,鼻腔內常駐有各種微生物,當鼻部皮膚粘膜受損時,就容易發生感染。挖鼻是導致鼻部皮膚粘膜受損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應戒除挖鼻的習慣。鼻部的靜脈血匯流入顱內的海綿竇,鼻部感染擴散時可以發生海綿竇血栓性靜脈炎和敗血症,所以發生了鼻癤應及時用抗菌藥物治療,並絕對禁止用手擠壓。
鼻部感染可以引起咽鼓管炎,並通過咽鼓管使感染擴展至中耳,引起中耳炎。鼻部感染,特別是感冒,是引起急性中耳炎最常見的原因。應用粘膜收縮劑滴鼻,使鼻腔內的分泌物能通暢流出,並減輕咽鼓管粘膜的水腫,是防止感冒並發中耳炎的重要措施之一。鼻腔內壓力增高可促使鼻內感染通過咽鼓管擴展至中耳,這種情況在擤鼻時容易發生,所以當鼻腔分泌物需要擤出時,應注意防止將感染傳播至中耳。正確的擤鼻方法應該是用手指壓住一側鼻孔,在對側鼻腔通暢的情況下將分泌物擤出,兩側分別進行,這樣可防止鼻腔內壓力過高。
由於鼻部疾患可能伴有鼻竇口和咽鼓管口的狹窄,不能適應急劇的氣壓變化,所以有這些情況的患者不應在有急劇氣壓變化的環境中生活和工作,如航空、潛水等。
參看
耳鼻喉科/鼻部疾病
鼻部疾病查詢
人體百科 - 鼻和鼻部疾病
鼻
嗅覺
外鼻
鼻腔
鼻旁竇
鼻前庭
鼻孔
鼻毛
鼻中隔
蝶竇
嗅神經
鼻道
鼻淚管
鼻部症状
鼻塞
鼻分泌物增多
鼻溢液
流鼻涕
打噴嚏
嗅覺障礙
嗅覺喪失
說話帶鼻音
鼻部疾病
鼻出血
鼻炎
慢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
鼻癤
鼻前庭炎
鼻竇炎
鼻結核
鼻梅毒
鼻外傷
鼻骨骨折
鼻腔異物
鼻石
花粉症
上頜竇炎
鼻畸形
上頜竇癌
鼻竇惡性腫瘤
鼻腔惡性腫瘤
篩竇惡性腫瘤
鼻息肉
鼻部檢查
鼻鏡檢查
後鼻鏡檢查
鼻竇內窺鏡檢查
鼻腔阻力檢查
嗅覺功能檢查
纖毛功能檢查
其它
耳鼻咽喉專科醫院列表
耳鼻咽喉科
鼻部常用用藥
鼻部疾病查詢
觀鼻識病
《中西醫結合耳鼻喉科》
《耳鼻咽喉外科學》
出自A+醫學百科 「鼻部疾病」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9%BC%BB%E9%83%A8%E7%96%BE%E7%97%85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鼻部疾病」的留言: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2個分類: 疾病 | 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