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景德镇 >> 陶瓷文化 >> 陶瓷诗文

陶歌今译

发布时间:2017-09-05 【阅读次数:

 

龚鉽《景德镇陶歌》今译

 

 

余居浮梁幕四年, 浮梁去景德镇二十里, 每常往返必过镇,尔时谒御窑厂,探坯房窑户, 看满窑辄经日。二三朋好多土著, 为指窑瓷攻苦,皆一一穷其原委 。余为谱之歌诗,得百首,间及风俗 。旣泛舟江淮,乃失之。时隔七庚,率从友人处拾得前稿 ,爰录出六十首, 题曰《陶歌》 。所以志陶业之十一云耳

道光三年癸未夏五, 南昌龚鉽季适父谨识

 

江南雄镇记陶阳 ,绝妙花瓷动四方。廿里长街半窑户, 赢他随路唤都昌。

------ 离镇五里观音阁下有江南雄镇坊。 窑业多都昌县人

我用诗歌来吟诵记录江南雄镇景德镇(陶阳),她精美绝妙五彩缤纷的瓷器打动了世界。二十里长的镇街上一半是生产和经营瓷业的窑户,随路走来充满耳际的也尽是都昌人的口音。

 

武德年称假玉瓷, 即今真玉未为奇。 寻常工作经千指 ,物力艰难那得知。

------陶有窑 、有户 、有工 、有彩工、 有作、 有家、 有花式 ,凡皆数十行人

景德镇瓷器早在唐代武德年间就被称为假玉器了,到今天真的玉器和它比也并不觉得珍奇。制瓷的劳作看似寻常却要经过千百双手,人力物力的消耗与艰难又有谁知道呢。

 

在山石骨出山泥 ,水碓舂成自上溪。要是高庄称好不, 不船连载任分携。

------唐观察英字隽公图说所谓取土皆采石制炼

制瓷的泥土蕴藏在大山深处石岩当中,采集出来要用上游的水碓舂碎淘洗制成土不。其中那高岭山庄的瓷土不品质是最上等的,相连不断的鸦尾船把装载的土不从上游运下来,分售到各家窑厂去。

 

方方窨子滤澄泥 ,古语儿童莫坏坯。 炼到极稠捶极熟 ,一归模范即佳瓷。

-----说所谓炼泥, 必以马尾细箩及绢袋 一再澄过。 调泑亦然

四方形的炼泥窨池是用来过滤杂质澄净瓷泥的,古语说儿童从小可不能坏了坯,瓷坯要做好也须纯洁干净的瓷泥。脚踩手揉地炼到十分稠腻致密瓷泥才算熟透,然后按器型的规范做出来,就能成为上好的瓷器。

 

几家圆器上车盘, 到手坯成宛转看。 杯堞循环随两指, 都留长柄不雕镘。

-----说所谓做坯 ,浑圆之器必用轮车随手拉成不差毫黍。

各家圆器都要在用木棍搅动的车盘上制作,随着旋转的车盘看去,拉坯工人的手到之处瓷坯就出来了。无论做成杯子还是碟子,都全凭两手的指头在泥团转动中的拉捏变化,然后坯下方留三寸不须任何修饰的坯柄,以便后续加工。

 

出手坯成板上铺, 新坯未削等泥涂。 钧陶自古宗良匠, 怪得呈材要楷模

-----说所谓修模。凡圆器先有一模, 方能画一,大抵一尺之坯,经烧只七八寸

制好的粗坯整齐地铺列在坯板上,还没有经过镟削加工的粗坯与一团泥块没什么两样。自古以来制作陶瓷都推崇技艺高明的工匠,难怪人们常说要想成材成器就离不开楷模的作用。

 

坯乾不裂更须车 ,刀削圆光不少差。 此是修身正心事, 一毫欠阙损光华

-----坯拉成后必俟阴乾 ,用模子印拍, 再镟削 。乃使泥坯周正匀结

毛坯晾干到还没有裂痕时就要上车盘加工,用削坯刀削得圆润光滑厚薄均匀。这可是要静心屏气全神贯注去做的活,一丝一毫的功夫欠缺都会使瓷坯损坏成为废品。

 

画坯上泑蘸兼吹, 一体匀圆糁絮宜。 只有青花先画料 ,出新花样总逢时。

-----青花磁器先从坯上画料, 画毕上泑 。小器蘸, 大件吹。 总曰荡泑

画好的瓷坯用手蘸或口吹的方法上釉,那釉浆雾化成云絮般把瓷坯裹得通体匀和圆润为宜。只有青花瓷是在坯胎上先描画好青料的,这个品种不断推陈出新的花色样式真受人青睐。

 

青花浓淡出毫端, 画上磁坯面面宽。 识得卫风歌尚絅, 乃知罩泑理同看。

-----水调青料画上乾坯,须罩泑。 不则入火飞散

或浓或淡的青花从料笔的毫端流出,画在瓷坯上清朗飘逸极富立体感,从各个角度看去都舒展而富于变化。这才理解到《诗经?卫风?硕人》里唱的:美人穿上艳丽的衣服,再套件薄麻纱罩衫显得更加时尚。原来与青花之美从釉里面透出是一样的道理。

 

白泑青花一火成, 花从泑里吐分明。可系造物先天妙 ,无极由来太极生

-----青花白泑入火始明。

白釉和青花经窑火一次烧成,花色图案如吐蕊般从釉下鲜艳明丽地绽放出来。可真属于先天造物的奇妙啊,最发乎自然原生态的大美,本来就出自无限的宇宙间。

 

看他吹泑似吹箫 ,小管蒙纱蘸不浇。 坯上周遮无糁漏, 此中元气要人调

——荡泑方器用笔搨, 圆器则蘸, 圆琢大件用竹筒蒙纱吹之。

看那瓷工吹釉就像吹箫似的,不是浇泼而用小竹筒蒙上细纱布蘸釉往瓷坯上吹。要让吹出的釉浆不轻不重在瓷坯上均匀分布、没有半点粘滴疏漏,吹釉人还真得要有点肺活量,元气也要调理得好。

 

画坯罩泑事完全, 乾定仍车碗土足(音dú )弦。 盖线交他图记手, 总题宣德大明年

-----坯先有柄 ,长三寸,便於画料吹泑,工毕镟去, 盖线,挖土足。落款另归一工

瓷坯完成了彩绘上釉,等风干后还要上车盘挖出碗底削去坯柄。盖线和图记底款的事交给下道工序,这一批仿制的瓷器,底款都题 的是:大明宣德年制。

 

挖土足(音dú )仍须刷泑齐, 又看车脚露胎泥。好承渣饼安渣钵 ,出货从君便取携。

-----皮脚有泑即沾不得脱,去泑露泥。垫以渣饼,便於出匣也。

挖好的瓷坯底足还要补齐釉,然后把坯脚上的釉车去一层露出胎泥。这是为了承垫渣饼装匣入窑的方便,烧好的瓷器不会被釉烧结沾住,窑工可轻松地从匣钵中取出来。

 

青料惟夸韭菜边 ,成窑描写淡弥鲜。 正嘉偏尚浓花色, 最好穿珠八宝莲。

-----正嘉器青花甚浓, 用顶高青料,名韭菜边

一种叫做韭菜边的青花色料最受人称赞,成化窑用它轻淡描画但发色却特别鲜艳。正德和嘉靖时的青花花色偏好浓郁的色调,其中最漂亮的要算是穿珠八宝莲那一款了。

 

痀瘘自古善承蜩, 瘸拐疲癃孰肯招。却与坯房供乳料,尽推王政到熙朝

-----乳料用矮凳 ,料钵上安瓷槌乳之,疾瞽老幼多资生焉

庄子说过,患佝偻一类残疾的人往往也会具有某些天生的禀赋,但这类四肢残疾不利索的人谁又愿意招他们做工呢。可镇上的坯房红店却把他们招来,让他们坐在矮凳上做一些研磨釉浆颜料之类的活计以养活自己。这么好的抚民政策真是盛世王朝才有啊。

 

如椽大笔用羊毫, 颠旭能书莫漫操。看他含泑如含墨, 一样临池起雪涛。

-----此长方棱角之器,须用搨泑。

拓釉的工匠用羊毫制成的大笔在瓷坯上涂釉,这种技巧连张旭这样的古代大书法家也未必能轻易做到。你看他们那饱蘸着釉水的笔就像饱蘸着浓墨一般,同样能在瓷坯上尽情地挥洒。

 

官古人家泑果多, 合成胎质镜相磨。 非如饭器酥研甲, 果泑多将灰水和。

-----泑料用灌水炼灰配合,颜色不一。 泑果出乐平官古,镇窑最精者。

制釉的主要原料釉果多出产于乐平官古一带。釉果经加工调制成釉之后涂抹在瓷坯表层,经烧炼能使瓷器表面象镜面一样明亮、光滑,而不像饭器(劣质的瓷器)那样釉面粗糙无光泽。调制釉料须将釉果与一种特制的釉灰一起调和成釉浆。

 

浇泑看来似易皱 ,一般团转总均匀。 倘留棕眼兼鱼子, 却使微瘢玷美人。

 -----浇泑难于均匀,有针尖未到,即露沙眼

把釉浆浇到大器瓷坯内很容易出现釉面起皱的现象,操作时必须团团转动才能使釉面均匀。如果不小心留下棕眼、鱼子之类的沙眼或缝隙就会影响瓷器的完美,就像在美人脸上留下小小的瘢痕一样。

 

滩过鹅颈是官庄, 沿岸人家不种桑 。手抟砂泥烧匣钵, 笑他盆子满桑郎。

-----官庄在镇之下游, 皆烧匣钵

昌江鹅颈滩下游就是官庄,这里沿江两岸的人家都不种桑养蚕。男人们双手抟泥,烧制匣钵。他们手捧着那盆状的匣钵,就像女子在采桑一样,让人觉得挺可笑的。

 

匣钵由来格不同, 一般层叠着砂工。 更多平匣排清器, 遥望馒头正出笼。

-----瓷坯入窑,必装匣烧 ,方不粘裂,且免风火冲突。 匣须先烧,名曰渡匣。

匣钵的造型规格与式样由来不同,有大有小,有圆有方。在盛放瓷坯入窑烧制时一般都是分行层叠着排列安放。常见的大多是小匣钵,里面可平放多个小件精美的瓷坯,远远望去就像是一屉屉刚出笼的馒头一样。

 

匣钵烧皱破不妨, 倩他薄篾尽箍藏。一经红火同镔铁, 格物谁能理共详。

-----竹篾箍破匣钵,入火不断

匣钵在窑中烧破裂了也无妨,只须用薄薄的篾条将它完整地箍好就行了。入窑后一经火烧它就像镔铁一般坚牢,这其中的奥妙谁又能详细地探究解释呢?

 

魏氏家传大结窑 ,曾经苦役应前朝。 可知事业辛勤得, 一样儿孙胜珥貂。

-----土著魏姓,自元明来,世为结窑, 实有师法 ,不同泥水。

魏氏家族世代流传结窑之法,自元、明以来曾经过长期的摸索与艰苦的劳作。这也充分说明事业的成功来自辛勤的努力;让儿孙掌握一门好手艺,也一样有出息有福气。

 

满窑昼夜火冲天, 火眼金睛看碧烟。 生熟总将时候审, 此中丹诀要亲传。

-----窑制长圆,形如覆瓮。 坯匣入窑,砖封留孔。 柴烧三昼夜,熟乃停火

烧窑时昼夜火光冲天,把庄的师傅凭着敏锐的眼光与丰富的经验通过察看窑烟的变化来判断烧窑火力的大小与时间的长短。瓷器烧制的生熟与否总要根据时间、火候来灵活掌握,这其中的秘诀必须要靠师傅亲自传授。

 

窑火如龙水似云, 火头全仗水头分。羡他妙手频挥泼, 气满红炉萃晓氛。

-----烧窑发火须通火路。 有溜火 、紧火、 沟火。 火不到处, 泼水引之,如游龙然

烧窑过程中必须在窑内泼水来引导火路,火头如龙随着水头引导的方向游向窑内各处。看那泼水的师傅一双妙手恰到好处地频频挥泼,真令人称羡。红红的窑炉内热气蒸腾,就好像清晨的岚雾氤氲一般。

 

开封火窑尚炎炎 ,抢掇红窑手似钳。莫笑近前热炙手, 齐威不似相公严。

-----开窑瓷匣犹红 ,工用厚布蘸水,套手,仍用湿布裹头面抢出 坯匣仍放新坯

打开密封的窑炉时,窑内的温度还很高,窑工们双手就像火钳一般,将窑内颜色尚红的瓷匣迅速地搬运出窑。别笑话他们似乎炙手可热的模样,其实他们并不象大官那么威风凛凛。

 

窑边排凳捡茅瓷, 器正声清出匣时 。最喜宫商成一片 。未夸击钵与催诗。

-----瓷器出窑,工执火镰削去泥渣。凡茅者声不脆,即便打下。

每当出窑时,总会有人守候在窑前收拣残次的瓷器;而那些刚出匣的佳瓷总是器型规整,声音清脆。最令人感到欣喜的是敲击瓷器时发出的声响非常美妙动听,一点也不逊色于乐器的鸣奏与诗歌的吟唱。

 

白胎烧就彩虹来, 五色成窑画作开。 各样霏花与人物, 龙眠从此向瓶罍

-----五彩绘画,必先选烧白胎。 用芸香油渲染, 成窑最佳。

在白胎瓷上进行彩绘,然后入窑烧成,烧成后的画面就像彩虹一样绚丽。成化官窑的五彩最为人们所推崇,各种花卉与人物异彩纷呈。从那以后出现了许多象唐代大画家李龙眠那样的绘瓷高手。

 

记得唐贤咏越窑, 千峰翠色一时烧。 槎惟带叶柴盈马 ,却笑松间拾堕樵

-----柴窑多烧大器,用柴。 槎窑乃烧粗器, 用带叶小柴。

记得唐代诗人陆龟蒙的诗中曾用“千峰翠色”来形容越窑烧制的瓷器。烧槎窑用的是成捆的带叶的茅柴树杈;烧柴窑用的是整齐堆放的松柴。与次相比,那些在林间捡拾树上凋落枝杈的人就显得有点小巫见大巫了。

 

明炉重为彩红加 ,彩料全凭火色华。 我爱鸡缸比鸡子, 珍珠无类玉无瑕。

-----白瓷加彩须烧炼,以固颜色。 小器用明炉 ,大件则用暗炉 。均泥封烧一昼夜。

明炉的作用是为了烘烧加彩后的白胎瓷,彩料的色泽全靠明炉的烘烧才显得鲜艳明亮。我喜爱鸡缸杯和那杯上绘制的鸡子图案,就连珍珠也无法与之类比,就像无瑕的美玉一般晶莹可爱。

 

瓶盎尊罍博古真, 珊瑚翡翠色鲜新。 雕镂虫篆堆螭虎, 未让销金与范银。

-----自镇有陶 ,无不可仿金、银、竹、木,嵌刻毕肖

用瓷器烧制的瓶、盎、尊、罍等各种仿古器皿简直都能够以假乱真,而那珊瑚、翡翠一般的各种釉色也都十分清新鲜亮。工匠们雕塑的各种动物造型与装饰纹样都极为精美,丝毫不比用金银浇铸的器物逊色。

 

六方四角样新增 ,菱叶荷花各擅能。 不上车盘随手制, 雕镌印合笑模棱。

-----此镶雕印合之作,用布包泥板,拍成片,裁方粘合,各有机巧

六方、四角形的瓷器制品样式不断增新;制作菱叶、荷花等各种器型的工匠也各擅其能。制作这类器物不需要在车盘上进行操作,因此也就没有规矩模范可依托,只能凭着熟练的手法,运用雕镌印合等技巧随手制作而成。

 

大器难成比践形, 自非拆挫总竛竮。 要知先立功夫在, 不止炉中火候青。

 -----五百圾、千圾,皆大器造。必加倍入窑,以妨蹻匾损挫

器型大的瓷器难以烧制成功,就像人所天赋的品质难以体现,只有圣人才能做到一样。倘若不经过折挫也只能制成孤品或少量精品。要知道烧制好大器首先必须要有精湛的技艺,要精心完成好入窑前的各种工序,而不仅仅在于烧窑过程中对火候的准确把握。

 

龙缸有衖自前朝 ,风火名仙为殉窑。 博得一身烟共碧, 至今青气总凌霄

-----万历时龙缸无底,旧置衖隅。 唐观察举安佑陶祠, 有记。陶神童姓,窑工祀之甚虔

龙缸巷的名称来自于明朝万历年间,有一个叫童宾的陶工为成功烧制龙缸而舍身跳入火中殉窑。虽然他的身躯已化为碧烟,但他凌云的浩然正气至今仍博得人们的无比敬仰。

 

官古窑成重霁红 ,最难全美费良工。 霜天晴昼精心合, 一样抟烧百不同

-----霁红亦名祭红 。有两种,一鲜红,一宝石红。 正德窑尤佳, 又矾红,乃仿嘉窑

乐平官古一带瓷窑大多仿烧霁红,然而费工甚多却难以烧造出完美的成品,需要选择适宜的季节与天气精心制作。往往是同样烧造而烧成后的釉色效果却千变万化,各不相同。

 

晋窑碎器非冰裂, 要认龙泉鱼子纹。 另有庐陵永和市, 莫将真假听传闻

-----章姓兄弟分造碎器, 哥窑更纯粹。 吉州者纹不同,且非铁足

晋窑(明嘉靖、万历年间景德镇为王府生产的青花瓷常标有“晋府”等款识)生产的以开片纹为装饰的瓷器并非真正的冰裂纹,只有越州龙泉哥窑生产的鱼子纹冰裂纹才是正宗。另外江西吉安永和市吉州窑也生产碎器青花瓷,切莫听信传闻而分辨不清真假。

 

白定要分南北宋 ,青磁汝越邓唐柴。 千峰翠色添新霁, 红玉争传试院佳。 -

----宋时定州瓷质旧有光。 茶经云:越州青瓷比红玉。邓州、唐州皆柴窑,俱佳

定州窑出产的白瓷有北宋与南宋的区别,古代汝窑、越窑、邓窑、唐窑出产的青瓷都是用柴窑烧制的。如今青瓷又增添了新的霁青釉色,而试院中那些可比红玉的定瓷也曾为苏轼的诗歌所赞颂。

 

驴肝马肺釉名奇, 鼻涕天蓝仿色宜。 此是均窑瓶缶好, 钧台曾与辨纯疵。

-----此皆均泑 ,尚有玫瑰紫、 海棠红、 茄花紫、梅子青。

以驴肝、马肺来命名颜色釉有些奇特,以鼻涕、天蓝等自然色彩来模仿釉色倒还适宜。这些都是钧窑佳瓷所采用的釉色,人们常以此来鉴别钧窑瓷器的真伪与优劣。

 

市上今传釉裹红, 唐窑独著百年中。 暗然淡简温而理, 都识先生尚古风

——用红泑绘画,仍罩白泑 ,云起於乾隆间唐英造。

如今瓷器交易的市场上人们都十分推崇釉里红,近百年来唐英督造的景德镇御窑独自著称于世。唐窑的产品风格淡雅、简约、温润而又蕴涵自然之理,因此人人都深知唐英崇尚古风。

 

雕作从来枉作劳, 更嗤桃核刻牛毛。圣朝器服惟坚朴, 不使矜奇到若曹。

 ——雕作细器, 最工极巧

雕塑的制作往往徒然劳心费力,在桃核上进行细如牛毛般的精雕细刻更是让人嗤笑。当今圣朝在器物服饰等方面只提倡坚牢简朴,不让你们这些人矜奇炫巧。

 

瓷有窑惊等政庞, 未如硬口足摧撞 。饮羊俗革关风教, 莫更欺人卖过江。

-----瓷器有折 ,入热汤即破。诈伪人涂以清油即不见, 呼为过江器。

瓷器烧制有时会出现裂纹,也会出现瓷器未烧熟因而硬度不够经不起碰撞的情况。切莫以次充好,欺诈牟利,去干那骗人的勾当。这类坑蒙拐骗行为的革除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风俗教化。

 

佳器售人自有真 ,客来换票不辞频。 把庄类色家家定, 放水还愁管债人。

-----瓷客买瓷必先定把庄头 。一切皆其管理。另有类色头,齐其同口,包纸茭草

把佳瓷出售给人自然应当讲求价真货实,窑户对瓷商频频换票(如售出的瓷器质量不合要求,瓷商凭有关票据可提出退换,俗称换票)也应当不厌其烦。客商来采购瓷器时雇请的把庄和类色头一般由各家瓷行自己指定。让人担心的是这些把庄和类色头有时会玩忽职守,以次充好,从中营私作弊。

 

坯板夯坯八尺长 ,后街小衖十分强。 碰翻未许称赔字 ,遍请坯房面一堂。

-----夯坯多都昌人。 街巷长有。

放置瓷坯的坯板有八尺长,瓷工们用担挑用肩扛或用手托,也能在狭窄的街巷中行走自如。一旦坯板被人碰翻瓷坯破损,也不用说什么赔偿之事,但必须请相关的人员到场,由碰翻坯板的人当面赔礼道歉。

 

做到砂工称大作, 尊呼窑户为钱多。 细瓷十一粗千百 ,布帛从来胜绮罗。

-----砂工顶粗之器,窑户多都昌人。 如冒宫 、冒饭、 冒盂 、冒令等项,均须大富开作。

捡渣淘洗后的瓷泥可以用来制作一些粗瓷大件,由于从事这一行收入也很可观,因此也被人尊称为窑户。因为精致的细瓷毕竟很少,而平常大量使用的还是粗瓷,就像日常生活中普通的布料从来要比精美的丝绸更为常见。

 

釉如密水亦如浆 ,船载人挑上釉行。记得盖冈元献宅 ,十分龙脉九分伤

-----临川盖冈饶家卒龙山出泑子, 颇挖伤。 今亦禁止。

制成后的釉水非常浓稠,就像蜂蜜糖浆一般,要用船载人挑,运到釉行去进行交易。制釉的原料釉果产于江西临川盖冈饶家卒龙山一带,那里是宋代文学家晏殊的故里。由于长时期挖掘釉果,如今那里山川的龙脉都已经遭到严重的损害。

 

陶成子弟集昌南, 书院崇开一坐谈; 坯甈早肖甄土日, 满窑和气足清酣。

-----窑户陶成、陶庆二会创有书院, 曰景仰书院。 余曾代刘侯作记。

陶成、陶庆两家窑户行会的子弟们都聚集在景德镇。行会为他们集资创办了景仰书院。经过书院的培养教育,这些子弟身上原有的一些不良习气都已消除,如今整个书院充满着一种清酣和美的书香气氛。

 

徵说形家是火龙 ,水星一阁镇高峰。商民熙攘纷如织, 消受清凉五夜钟

-----刘克斋刺史即白马茶庵旧基建水星阁、 财神殿并茶亭。

依照堪舆风水之说,景德镇的地形就像一条火龙一般,因此当年刘克斋刺史就在昌江岸边的山峰上修建水星阁以镇之。每到暑期,这里熙熙攘攘,人来人往。镇上的商贾市民们都纷纷到这里来尽情消受夏日午夜的清凉。

 

年年七月中元节 ,几处坯房议事来。 每到停工总生事, 好官调护要重开。

-----坯工每年七月歇工 。地方官弹压为难, 开工乃安。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是瓷工请进或辞退以及结算上半年工钱的日子,一般歇工三天,这也是处处坯房议事的时候。每到歇工时,总会因为劳资双方的矛盾而出现一些事端,需要好的地方官出面调解,尽快重新开工,以维持地方上的安定。

 

冒宫冒饭广行消, 厚质粗坯水釉浇。 道是捡渣同滞穗 ,利归小户不须榖。

-----捡渣者雇工收捡大窑户所倾, 去泥不、粗渣,复加淘汰,鍊泥,作小雕作耍器

冒宫、冒饭这一类的粗质日用瓷广为行销,这些粗瓷坯的质地很厚,而且釉面也是用质量较次的水釉浇施而成。那些雇工收检大窑户倾倒的渣泥再加以淘洗炼泥用以制作小件瓷器的检渣者,他们的行为就和在收割后的农田里捡拾遗弃的谷穗一样,所获得的一点小利实在用不着去计较。

 

王家洲上多茅器, 买卖偏多倔强人。 比似携篮走洲客, 只能消假不消真

-----陶户提同口,剩下零瓷,及茅、惊、缺口、色昏之器, 估堆卖之。 亦有提瓷篮者,名走洲

王家洲一带有许多出售残次品瓷器的陶户,从事买卖的双方常常为讨价还价争执不已;就像那些提着瓷篮在洲上沿路叫卖的小贩一样,往往有以次充好,弄虚作假的行为。

 

坯路看清满五曹, 谁排空匣试搪烧。 囵窑原不关人事 ,赢得包青向客包。

-----窑中呼一路为一曹。窑门空匣,搪火自烧坯为囵窑。 搭人青器则曰包青。

满窑时要看清窑膛内纵横交错的坯路,那空余的窑位又有谁会去排放空匣钵以充填呢?窑户自己制作瓷坯自己烧窑原本与别人的事不相干,比搭烧其他窑户的瓷坯,或为他人包做坯包烧成更为合算。

 

昨日曾经试照回, 窑中生熟费疑猜。 凭他一片零坯块, 验得圆融百圾来。

-----买不烧验曰试照。瓷以圾数分烦难, 自五圾至千圾不等。圾,即件

烧窑时,窑中瓷器的生熟情况难以把握,有经验的工匠便取破碎的瓷坯一片,将它削成上宽下尖形,上端镂一圆孔,施半釉,插于窑炉火口上。当烧到一定程度时,用铁钩将瓷坯勾出,以检验瓷器是否烧熟。这叫做“试照”。凭借这一片小小的坯块验证火候,就能判断出满窑的大小瓷器烧成是完美。

 

坯工多事问坯头 ,首领稽查口类周 。三月有钱称发市 ,年终栈满惰工愁。

-----坯房头约束众工勤惰。听其处分 ,上工有发市钱。

坯工中如果出了事,老板就找坯头(坯工的首领)查问,坯头要负责考查坯工出勤与劳作的情况。每到农历三月,老板给坯工发放利市钱,到年终结算时多退少补。这时平日懒惰懈怠的坯工就要发愁了。

 

当年宫器传杯碗 ,媟亵描成隆万窑。莫笑穆宗耽秘戏, 本来春画出刘朝

-----今酒器多画秘戏,在汉时发冢砖壁皆有。

当年在宫廷中流传的杯碗器皿上描画着许多内容轻佻淫秽的春宫图,这些都是明代隆庆、万历时期的作品。不要笑话明穆宗沉溺于秘戏这类猥亵淫逸的东西,其实这些春宫图早在汉朝就已经出现了。

 

云门院里读残碑 ,静夜闲庭品素瓷。记得新平行部日, 鲁公诗酒建中时

-----马鞍山之西麓,有云门教院。颜真卿曾止其处,今有断碑。

辨读着马鞍山麓云门教院里残存的碑文,让人不禁联想起唐代建中年间,时任饶州刺史的大诗人颜真卿巡视浮梁时曾与陆士修、李崿、皎然等人于月夜在此品茗联咏,吟诵出“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的优美诗句。

 

嫩荷涵露透琉璃 ,缥色何如秘色瓷。 昨夜月团新试碾, 宣州雪白凤洲诗

-----《辍耕录》 :秘色,即越窑。钱氏有国供奉物。

越窑秘色瓷的色泽显得比嫩荷涵露更为清新,比彩色琉璃更为晶莹。昨夜用秘色瓷茶瓯品尝新碾成的月团香茶,仿佛沉浸在明代诗人王世贞那“泻向宣州雪白瓷”的诗句意境之中。

 

坯工并日作营生 ,午饭应迟到二更。三五成群抨肉饭 ,怪他夜市禁非情。

-----坯工做坯尽一日之勤,至二更始赶饭店吃饭蒸肉 ,故夜市不能禁

坯工夜以继日地辛苦劳作,往往连吃饭都要推迟到二更时分。完工后他们才三五成群地到饭店去吃饭蒸肉,因此有时地方官员禁开夜市是很不近人情的。

 

熙朝崇俭尚坚完 ,不要民供不设官。御厂遥惟关上领 ,一般工作御窑看

-----凡工匠物料动支正项,乾隆八年改属九江关使总理

盛世王朝崇尚节俭,日常用品提倡坚固耐用,不专门设置官员向老百姓索供品、派差役。御窑厂所需银两在淮安关领取,工匠们承担御窑厂安排的生产任务,均付给相应的报酬。

 

御窑诸作办钦单 ,宫式全颁自内官。坯就搭烧民户领, 不赔龟甈圣恩宽。

-----厂器造成,搭烧民窑。蹻损一体解运。

御窑厂烧造的各种御器都是根据朝廷开单下达的指令,款式花样也全都由内务府官员颁布指定。瓷坯制作好后往往在民窑中搭烧,即使烧坏了也不用赔偿,真可谓皇恩浩荡。

 

御器因时送大关, 亦销官帑几千锾。 朝廷尚朴屏奇巧, 胜国龙床早奉删。

-----本朝敦崇节俭,厂器岁解亦有运数。

御窑厂生产的御器按时经由淮安关或九江关转运入朝,这也要耗费国库的钱财。当今朝廷崇尚简朴而摒除奇巧,前朝烧造龙床等奢靡陋习而今早已奉旨革除了。

 

百年风雅一峰青, 几次携琴环翠亭。 看到壁间蜗寄字, 也搜心语著陶经

-----御厂珠山有亭,唐蜗寄英题曰环翠。著有《陶人心语》。

林木青葱的珠山是当年唐英御窑督陶官署所在地,百年来一直风雅承传。我几次携琴来到环翠亭边凭吊遗风流韵,看到亭壁间还留有唐英当年的字迹,让我也禁不住想写一部象唐英《陶人心语》那样的有关陶瓷的著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