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景德镇 >> 景德镇概况 >> 县市区概况

珠山区概况

发布时间:2015-12-29 【阅读次数:

 

珠山区位于景德镇市城区昌江东部,下辖1个镇、9个街道、14个行政村、92个社区居委会。区域面积76.5平方千米,全区常住人口32.67万人。是景德镇市的中心城区。

历史沿革  珠山,原名立马山,秦朝番君吴芮曾登山立马,故得名。环山四周,山势逶迤,蜿蜒呈五龙夺珠之状,自唐代始易名为珠山。区辖地历朝为古镇之地,唐武德四年(公元621)置县,先后属新平、新昌、浮梁县领辖。北宋景德元年(公元1004)宋真宗赵恒诏谕将昌南镇易名为景德镇,珠山隶属景德镇境地。19703月设区,始称景北区。19793月改称珠山区。

交通通迅  皖赣铁路穿境而过,九景高速、杭瑞高速、景鹰高速等公路网四通八达,秀丽昌江300吨级船舶直通长江,罗家机场开通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航班,正在施工建设的九景衢高铁站坐落于珠山区,形成了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通迅发达,程控电话网、移动、联通、小灵通、宽带等通迅网点密布。

风景名胜  地处六山两湖(黄山、九华山、庐山、龙虎山、三清山、武夷山、鄱阳湖、千岛湖)风景区的中心,是全国第一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所在地。有气势巍峨、金碧辉煌的龙珠阁,有名贯古今、独步天下的御窑遗址博物馆,有幽雅静谧、风景迷人的莲花塘,有明清时江南民间建筑的代表祥集弄民居,有花园式休闲广场,以及多处古朴典雅的民俗里弄与世俗建筑等,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诗的神韵。

人文历史  明代吴昊的流霞盏驰名天下,青花大王王步、雕塑家曾龙升的精湛技艺,近代珠山八友的挥毫泼墨、淹贯百家,为珠山增添了灵性与魅力。丰富的陶瓷历史文化,千年窑火不熄,创造出无数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精美绝伦的瓷器,将一个江南小镇推向世界。

经济发展  2014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5.37亿元,同比增长8.8%,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81.18亿元,同比增长12.6%;第三产业增加值103.63亿元,同比增长6.7%。财政总收入12.3亿元,同比增长13.24%,税收占财政总收入94.2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66亿元,同比增长17.7% 地方财政支出14.23亿元,同比增长54.25%。固定资产投资89.15亿元,同比增长15.7%。万元GDP能耗0.48吨标煤;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47元,同比增长9.43%

2014年,列入央企入赣重点工程的华润万家项目顺利实施,引入甲骨文集团、开元酒店集团等知名企业,必胜客、哈根达斯、麦当劳、美乐园商街等一批名品名店相继进驻。全年完成省外5000万以上内资35.8亿元,增长60.8%;外贸出口4200万美元,外资1240万美元,增长5.7%;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12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0
2014
年,全区强攻工业取得明显成效。新增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3亿元,同比增长16.8%;主营业务收入79.9亿元,增长16.8%。汉光陶瓷金秋颐和餐具被APEC会议采用;联晟电子、中航光学等电子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完成。落实财园信贷通政策,成功为第一批7家企业申报银行信贷扶持2250万元。商贸物流和总部经济健康发展。以人民广场及其周边为核心,沃尔玛、华达、华润万家、金昌利、国贸、景瀚、真快活等企业为主体的城市中心商圈进一步繁荣。总部经济初具规模,新入驻企业14家,实现税收2.95亿元,同比增长25.5%。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有序推进,粮食生产稳中有升,花卉、蔬菜等特色农业初具规模,农民实现增产增收。

社会事业  2014年,珠山区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民生投入持续增长。全年民生资金支出4.65亿元,增长15.1%;新增城镇就业4268人,完成小额贷款3916万元;发放养老保险金2.8亿元,增长21.7%;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400元提高到450元,累计发放6863.5万元;发放医疗救助金1387万元,开展了重性精神病、尿毒症免费救治工作;政府购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16万人次,支出524万元。 

教体事业有序发展  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全面到位,启动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试点工作,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40名,首次承办中考工作取得圆满成功;第一小学、第十七小学获得省平安校园示范学校称号,梨树园小学被评为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省一级图书馆示范学校和省少先队示范学校;在省第十四届运动会上,我区荣获2011-2014年县(市、区)竞技体育贡献奖一等奖,列全省第6名。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造了珠山区美术馆、珠山区地方志馆和里村街道、昌江街道文化活动中心;公益文化、艺术联展、百场电影进社区等活动深受群众欢迎。

此外,单独二孩政策有序推进,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安全生产工作全面推进,全年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区防震减灾局被省地震局评为地震震害防御工作先进单位。社会综合治理和信访维稳工作成效显著,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在全省排名有较大幅度上升,荣获全省信访三无县(市、区)称号。